先秦时期测绘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的测绘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早期测量工具的使用

木垂球和木觇标墩:商代使用的测量工具,用于确保井的挖掘方向正确。

其他测量工具:如商代的金文和甲骨文记录了阴阳历、日食月食记录及观测新星的记载,同时发现了十进制的商制象牙尺等测量工具。

早期测绘应用

水利工程测量:大禹治水时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相传其“左准绳,右规矩”。

地图的象征意义:从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开始,地图逐渐成为国家主权的象征。

早期的地图

西周散氏盘:前879—前843年,记述了夨国赔偿给散国的两地界线及地图。

其他地图: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已用于地政、军事和墓葬等方面,管仲在《管子》中收集了早期的地图27幅。

制图六体的发明

裴秀:在西晋时期,裴秀总结了前人经验,创造了《制图六体》,包括分率(比例尺)、准望(测量方法)、道里(测量距离)、高下(测量高低)、方邪(测量角度)、迂直(测量曲线与直线)。

地图制图的发展

比例尺和方位的重视:裴秀的《禹贡地域图》及《天下大图》等地图内容详尽,判读方便,对后代测制地图有着深远影响。

军事测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