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减负政策
小学生减负政策
当前中国针对小学生的减负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入学年龄放宽
入学年龄不再以9月1日为严格门槛,放宽至12月31日,部分地区取消6周岁限制。
上课时间调整
小学生第一节课不早于8:20,中学生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教学活动。
减轻课业负担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实行“1+1+5”模式,即一堂课45分钟,每天最多五节课,课后不留书面作业。
杜绝拖堂现象
各科老师不得占用学生课间10分钟,课间时间交还学生。
提高体育课占比
体育成为第三主科,每周开展两次大课间活动,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校外活动。
“零起点”教学
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严格依照课标教学,均衡编班配置师资,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控制考试次数,采取等级评价方式。
加强书包管理
引导学生按课表整理书包,不带无关物品到校,学校为学生提供储物柜减轻书包重量。
改革学生评价
实行综合素质评价,不以分数贴标签,教师不得在家长群公开学生成绩或排名。
对家长的要求
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提倡家长开展亲子活动。
对老师的要求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教师值班。
这些政策旨在减轻小学生的学业压力,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