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测绘内容

基础测绘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

包括大地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以及大地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地心坐标系统和重力测量系统。

进行基础航空摄影:

通过航空摄影获取地表影像资料,详细记录一定区域范围的地物、地貌特征及地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地表信息,作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重要来源。

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

包括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用于表达基础地理信息。

建立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集成、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基础地理信息。

地形测量:

测量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地貌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等地形要素,通常成果为地形图,使用等高线表示地形起伏。

土地测量:

测量土地的边界和地块面积,为土地规划和利用提供数据。

工程测量:

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测量和规划,包括施工放样、建筑物定位和垂直度测量等。

大地测量:

建立大地控制网,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作为其他测量工作的基础。

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包括测量数据的处理、分析、综合等,确保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仪器的规格和选用:

根据不同的测绘任务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等。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和应用基础地理信息,实现信息集成和共享。

基础测绘是公益性事业,国家对基础测绘实行分级管理,并定期更新基础测绘成果,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