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培训问卷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信度与效度:
问卷必须具有高信度,即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需要具备高效度,确保问卷内容能真实、准确地反映研究目标。
研究目的或研究类型:
问卷设计应根据研究目的或研究类型进行,例如描述性研究的问卷应多围绕基本问题展开,而解释性研究的问卷则要围绕研究假设展开,多涉及关键变量提问。
回答者视角:
问卷设计应以回答者的视角为主,充分考虑回答者的理解能力与填答习惯,使问卷易于理解、便于回答。同时,需要考虑问卷调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因素,如调查者是否有能力填答等,以便在问卷设计中提前规避或减轻这些障碍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语言准确性:
问卷设计人员应运用恰当的词语,避免造成被调查人员的理解偏差。语气上应缓和适中,既不应过于强硬也不应过于柔和,以取得被调查人员的真心对待和真实有效的信息。
主题明确与思路清晰:
问卷的主题应明确,思路应清晰,问题顺序应遵循由简及难、由浅入深的原则,以便被调查人员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大,保持思路与问题节奏的一致性。
问题简洁性:
问卷问题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以减轻被调查人员的心理负担和抵触心理,提高回答的准确性和问卷的完成率。
答案设计:
答案设计应遵循相关性、同层性、穷尽性、互斥性和可能性原则,确保答案与问题相关、层次一致、无遗漏且相互排斥。
目的明确性:
问卷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围绕假设设计题项,确保所收集的信息符合研究需求。
题项适当性:
选择的题项要与研究假设相符,数量适当,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以便有效测量。
语句理解一致性:
研究者与被试以及被试之间对问卷题项语句的理解应保持一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调查对象合适性:
选择的对象要符合研究假设的推论,问卷的结构、题项形式及用语都要考虑调查对象的合适性。
非诱导性:
问题应设置在中性位置,避免提示或主观臆断,以保持被访问者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便于整理与分析:
问卷设计应考虑到调查后的整理与分析工作,确保调查指标能够累加和便于累加,指标的累计与相对数的计算有意义,能够通过数据清楚明了地说明所要调查的问题。
明确性:
问题设置应规范,命题准确,提问清晰明确,便于回答,确保被访者能够作出明确的回答。
测试和修改:
对问卷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试填检查问卷的流畅性和可靠性,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然后在全面发布之前进行必要的修改。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设计者创建出高质量、高效度、易于理解和回答的培训问卷,从而提高调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