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机制砂的粒度均匀度标准是怎样的?
沥青机制砂的粒度均匀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粒度均匀度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如抗滑性、耐久性、稳定性等。本文将详细介绍沥青机制砂的粒度均匀度标准,包括标准内容、测试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
一、沥青机制砂粒度均匀度标准内容
- 定义
沥青机制砂粒度均匀度是指沥青机制砂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它反映了沥青混合料中颗粒的级配情况,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 级配范围
沥青机制砂的级配范围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沥青混合料设计要求确定。一般而言,沥青机制砂的级配范围如下:
- 粗砂:粒径范围为2.36mm~4.75mm;
- 中砂:粒径范围为0.6mm~2.36mm;
- 细砂:粒径范围为0.15mm~0.6mm;
- 砂粉:粒径范围为0.075mm以下。
- 级配要求
沥青机制砂的级配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级配曲线应平滑,无明显突变;
(2)级配曲线应与设计级配曲线基本一致;
(3)级配曲线的峰值应接近设计级配曲线的峰值;
(4)级配曲线的宽度应小于设计级配曲线的宽度。
二、沥青机制砂粒度均匀度测试方法
- 水筛法
水筛法是测定沥青机制砂粒度均匀度的常用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沥青机制砂样品置于水中,用振动筛分机进行筛分;
(2)根据需要,分别测定不同粒径范围内的筛余量;
(3)计算不同粒径范围内的筛余率,绘制级配曲线。
- 干筛法
干筛法是另一种测定沥青机制砂粒度均匀度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沥青机制砂样品置于干燥容器中,用振动筛分机进行筛分;
(2)根据需要,分别测定不同粒径范围内的筛余量;
(3)计算不同粒径范围内的筛余率,绘制级配曲线。
三、沥青机制砂粒度均匀度影响因素
- 砂料来源
不同来源的砂料,其粒度均匀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选择砂料时,应充分考虑其来源。
- 砂料加工工艺
砂料加工工艺对粒度均匀度有较大影响。合理的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砂料的粒度均匀度。
- 砂料储存条件
砂料在储存过程中,由于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粒度均匀度发生变化。因此,在储存砂料时,应注意控制储存条件。
- 混合料设计
沥青混合料设计对粒度均匀度也有一定影响。合理的混合料设计可以提高砂料的粒度均匀度。
总之,沥青机制砂的粒度均匀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了解粒度均匀度标准、测试方法以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确保工程质量。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沥青混合料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砂料,并严格控制粒度均匀度。
猜你喜欢:湿法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