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测绘做什么工作
遥感测绘是一种利用遥感技术对地球表面及其环境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方法。它通过在空中或太空中的遥感平台(如飞机、卫星等)搭载各种传感器(如摄影机、雷达、红外线探测器等),收集地表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然后经过处理和分析,得到地面物体的分布、形状、大小、性质及其变化的信息。
遥感测绘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地形图测绘:
利用传感器接收的地物反射、散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测绘,获取地形图。
像片控制测量:
通过测量像片上的控制点,确保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像片调绘:
在像片上进行详细的地物信息标注和调绘,为后续的地图制作提供数据。
航测内业成图:
对航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数字地形图或专题图。
遥感图像处理:
对遥感图像进行增强、分类、变化检测等处理,提取有用信息。
地理国情调查与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表资源进行快速评估和监测,为城市规划、灾害预警、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基础测绘产品生产:
包括航测与遥感制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等。
遥感测绘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水文、气象、环保等多个领域,具有覆盖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数据量大等特点。通过遥感测绘,可以实现对地表资源的快速评估和监测,为城市规划、灾害预警、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测绘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多个行业部门从事测量与遥感技术应用工作,包括测绘、国土、交通、规划、建设、水利水电、地矿、气象、煤炭、房产、石油化工、园林等。此外,他们还可以在政府部门、基础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测绘产品生产、航测与遥感制图、地理国情调查与监测等工作。
综上所述,遥感测绘的主要工作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和处理地表信息,以支持各行业的需求,包括地形测绘、资源评估、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