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务问题的文献综述
地方债务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地方债)的文献综述,以下是一些关键观点的整理:
国内研究现状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争论
刘尚希认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否可控与政府偿债的公共资源、债务体制机制等因素相关,不能仅通过数字化指标判断风险。
巴曙松指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体处于可承担水平,但个别地方存在过度举债行为。
地方政府债务特点
陈静认为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具有信息不透明、缺乏准数、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债务数额大等特点。
王克群指出,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和形式多样化、举债方式隐蔽、还款时间长、地方融资平台项目多由地方政府提供隐形担保。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据审计署审计科研所课题组报告,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过快、规模失控、主体不明、责任不清。
地方政府债务的法律界定与分类
王大用总结,地方政府债务包括显性的直接负债、隐形的直接负债、显性的或有负债等。
国际研究现状
政府债务管理的国际经验
Elizabeth Currie等人(2003)研究了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安排,强调将战略性公共政策目标放在首要地位,并加强金融资产管理和债务管理的公共政策制度建设。
研究展望
曹静娜和李永海(2022)对地方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其他观点
李欣宇博士和李艺(2023)分享的文章《Subnational debt of China: The politics-finance nexus》利用中国地方债的独特贷款数据,发现地方政府倾向于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违约,而非对政治地位更高的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违约。
以上信息综合了不同时间点发布的文献,反映了学术界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