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景观设计都有啥要求
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安全性:
安全性需求是居民最基本的需求。设计的重点在于空间安全感、道路安全、水景观安全和无障碍设施安全,确保居民生活质量和归属感。
经济性:
经济性是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宗旨。设计原则是满足户外环境使用率的同时避免过度的投入,通过较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提升居住区户外环境效果。
地域性:
设计时要把握地域的历史文化脉络,珍视地域文化,使居住者得到精神慰藉。利用区域的小地形、地貌特点,结合古典园林和现代技术手法,塑造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持续性:
设计要满足生态平衡的要求,为营造良好的小区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尺度是评价小区景观水平的最根本尺度。
环境绿化:
绿化率应不少于40%,植物配置要与地形处理、水体设计相结合,优化社区内部整体环境。
户外使用:
社区庭园是开放式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相对私密的空间,应满足居民的社交、体育锻炼等需求,创造和谐融洽的生活氛围。
景观形象:
居住区景观环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要考虑整体形象、特色及可识别性,柔化建筑物线条,满足城市人的内在精神需求。
合理绿化配置:
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合理空间分布,优先选择地带性树种,强调立体绿化模式,增加绿化面积和生态效益。
保持绿化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系统稳定,综合生态效益更佳。应避免大面积单一草坪,建设复合林地绿化。
人性化原则:
环境设计要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追求环境的多样性、舒适性,提倡居民参与意识,创造有序流动的小区空间系列。
协调性原则:
塑造个性居住区环境,构筑布局合理、结构清晰的小区环境,使小区具有独有的特色。
整体性原则:
通过整个小区的空间组织、住宅建筑群体布置、整体色彩、绿化布局等,构造小区的整体形象,保证彼此间的协调,强化社区总体性。
共享性和文化性: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使每套住房都能享受良好景观环境;同时强化环境景观的文化性,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这些要求综合了生态、经济、文化和人性化等多个方面,旨在创造宜居、美观且功能齐全的小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