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观设计表达方法
公园景观设计表达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直接表现法
这种方法不经过任何修饰或艺术加工,直接将地域文化中的人文符号与景观特点展现在游客面前。例如,传统公园中的亭台设计、建筑设施以及城市公园中的景墙、雕塑等景观,都是直观表达的景观设计。这种文化元素与景观元素直接融合表达的方式,无需游客思考即可体会到城市公园景观所蕴含的深刻区域文化,丰富城市公园文化内涵。
模拟表现法
也被称为借鉴表达法,这种方法并不是指完全地套用与抄袭,而是应分析并适当借鉴传统园林设计中的一些要素,在传承与发展的前提下,赋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独特的地域文化。对于传统型文化,我国一直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设计人员更应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提取更具传承意义的设计要素,在继承的同时进行创新与发扬,充分集合传统公园与现代化公园设计优点进行城市公园景观区域文化融入设计,提升城市生活质量。
隐喻表达法
设计人员将视觉上能展现区域文化的景观融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与公园的叙述主体相呼应,此外地方印记等也可作为隐喻的对象,充分利用其表述性,让景观“说”出蕴含的地域文化意义。
具有明确主题性的公园景观设计
在设计带有主题性的场地时,平面空间的设计可以以主题性展开,如时间对应钟表,可以直接转化为草坪空间的形式或者是水体空间的形式,钟表上的指针可以转化为挑出的平台。功能层设计面根据主题构思,合理划分公园的空间布局,如入口区、主题展示区、休闲活动区等。功能分区应围绕主题展开,确保每个区域都能体现主题特色,同时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景观元素与主题融合,利用雕塑、壁画、花坛、水景等景观元素,将主题融入公园景观中。这些元素应具有象征意义或直接反映主题内容。选择与主题相符的植被和花卉,通过植物配置来营造主题氛围。
图文并茂方式
设计师在表达景观设计时最常用的是图文并茂方式,将图片与文字组成一条完整清晰的逻辑链条。例如,最常见的展板用线框作为设计标题的引导,从而进一步明确阅读顺序,在现有版面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设计,人们就要有针对性地选取图片,取其设计中的精华在版面中表现,信息量要适中,并且理清图片与图片之间的关系,在竞赛中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在制作和选择图片时,人们应更加注意视觉上的感受,做到用一张图明确设计理念。在文字方面要注重清晰简洁,用简单明了的文字表达设计,让读者完整、有效地了解设计,文字的表达要与图片呼应,抽象的文字信息需要图片将它具象化,按照读者的偏好或认知顺序进行整理排列,将二者有效结合,形成一套清晰完整的表达设计。
动画的景观设计表达
在动画的景观设计表达方面,要注意分镜的运用,每一个镜头的角度、每一帧动画的表现都要考虑全局的节奏,音乐的选择要与画面的节奏吻合,整体动画和音乐风格亦要统一,使视觉上、听觉上都能给观看者带来更好的体验。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智能技术也应用到景观设计方案及其表达中,如VR的使用。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的使用,可以增强游客的沉浸感和体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