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胜任力模型在干部考核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基层干部胜任力模型在干部考核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干部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选拔和培养基层干部,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年来,各地纷纷探索建立基层干部胜任力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干部考核中。本文将以某市为例,介绍基层干部胜任力模型在干部考核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一、基层干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研究背景
为全面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某市于2016年开始构建基层干部胜任力模型。该模型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为指导,结合本市基层干部工作实际,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基层干部的素质要求进行深入研究。
- 模型构建
经过深入研究,某市构建了包含五大维度、二十三个要素的基层干部胜任力模型。五大维度分别为: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领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精神。二十三个要素分别为:
(1)政治素质:忠诚党的事业、严守党的纪律、坚定理想信念、廉洁自律。
(2)业务能力:政策理论水平、业务知识掌握、实际操作能力。
(3)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
(4)沟通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处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能力。
(5)创新精神: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
二、基层干部胜任力模型在干部考核中的应用
- 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基层干部胜任力模型,某市构建了包含五大维度、二十三个要素的考核指标体系。该体系将干部考核分为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两部分,定性考核主要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领导能力,定量考核主要考察干部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精神。
- 考核方法
(1)民主测评: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对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领导能力进行民主测评。
(2)绩效考核:根据干部的工作任务、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对干部的业务能力和领导能力进行绩效考核。
(3)实绩考核:通过查阅干部工作档案、现场查看等方式,对干部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实绩考核。
(4)综合评价:将民主测评、绩效考核和实绩考核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干部的综合得分。
- 应用效果
自基层干部胜任力模型应用于干部考核以来,某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拔任用更加科学合理。基层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应用,使得干部选拔任用更加注重干部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效避免了“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等现象。
(2)干部培养更加有针对性。根据基层干部胜任力模型,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干部激励更加有效。通过考核结果的运用,对表现优秀的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干部进行约谈和提醒,有效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论
基层干部胜任力模型在干部考核中的应用,为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有效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今后,各地应继续探索基层干部胜任力模型在干部考核中的应用,为我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战略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