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打火锅
打火锅是 一种方言的称谓,其中“打”的意思是“涮”,因此打火锅就是涮火锅的意思。这个名称可能起源于明代,当时杨慎在御花园的酒宴上,与父亲一同涮羊肉,而弘治皇帝则借此出了上联,杨慎随即对出下联,从而得到了皇上的赏识。此外,乾隆皇帝也极爱火锅,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其中在嘉庆元年正月的“千叟宴”上,全席共上了1550余个火锅,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火锅的历史悠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一种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火锅的特色在于边煮边吃,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这种烹调方式在中国独创,并且主要在东亚地方特别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