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职博士招生考试如何评估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2020年,随着在职博士招生考试的日益临近,许多考生都在为如何评估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感到困惑。对于在职博士考生来说,研究成果的评估不仅是考试的一部分,也是衡量其学术能力和研究潜力的重要标准。以下是一些评估自己研究成果的方法和步骤,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了解评估标准

首先,考生需要了解在职博士招生考试对研究成果的评估标准。一般来说,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成果的创新性:是否提出了新的观点、理论或方法,是否对现有研究有所突破。

  2. 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否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3. 研究成果的完整性: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4. 研究成果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是否为考生本人独立完成,是否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5. 研究成果的发表情况:研究成果是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议论文集等学术平台上发表。

二、梳理研究成果

在了解评估标准的基础上,考生需要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下是一些梳理研究成果的步骤:

  1. 总结研究成果: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总结,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

  2. 评估成果的创新性:分析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哪些方面具有创新性,如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等。

  3. 评估成果的学术价值:分析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方面的体现,如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有何贡献。

  4. 评估成果的完整性:检查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是否存在研究空白或不足。

  5. 评估成果的原创性:确保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独立完成,不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6. 评估成果的发表情况:统计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会议论文集等学术平台上的发表情况。

三、撰写研究成果报告

在梳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生需要撰写研究成果报告。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报告结构:研究报告应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等部分。

  2. 摘要: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突出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3. 关键词:选择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研究主题。

  4. 引言: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等,为读者提供研究背景。

  5. 研究方法:详细介绍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技术、数据来源等,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6. 研究结果:详细描述研究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7. 结论:总结研究成果,强调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8. 参考文献:列出研究过程中引用的文献,确保学术诚信。

四、寻求反馈与修改

在撰写研究成果报告的过程中,考生可以寻求导师、同行或专家的反馈,对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寻求导师指导:向导师请教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建议,确保研究成果报告的质量。

  2. 同行交流:与同行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为自身研究提供借鉴。

  3. 专家评审: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研究成果报告进行评审,确保报告的学术水平。

  4. 修改完善:根据反馈意见,对研究成果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报告的质量。

总之,在2020年在职博士招生考试中,考生需要认真评估自己的研究成果,确保研究成果报告的质量。通过以上方法和步骤,考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潜力,为顺利通过考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社科院在职博士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