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公用经费

中小学公用经费

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中小学正常运转,用于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费用。以下是中小学公用经费的相关要点:

经费来源

公用经费的资金来源包括各级财政支配的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含免杂费资金)以及学校非税收入用于补充公用经费不足的部分。

开支范围

教学业务与管理

教师培训

实验实习

文体活动

教学资料印刷

水电

取暖

交通差旅

邮电

网络服务维护

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软件(课件)及零星办公设备购置

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修理维护及校内绿化保养等

禁止用途

工资福利支出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房屋大修理支出

偿还基建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校舍建设

车辆购置等资本性项目支出

预算管理

各学校应编制年度预算,明确反映学校公用经费的全部收支项目,并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使用公用经费。

经费标准

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因地区、学校类型(如城市、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等因素而异,并可能根据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

补助政策

特定情况下,如寄宿制学校、小规模学校、革命老区村学校等,可能会有额外的公用经费补助。

管理和监督

公用经费要纳入财政部门预算,实行预算管理,并确保经费使用透明、合规。

以上信息概述了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关键方面,具体标准、政策可能因地区和时间而异,建议参考当地最新的教育财政文件以获得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