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博士生招生简章解读专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博士生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了解博士生招生政策,本文将针对2018年博士生招生简章进行详细解读,为广大考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招生简章概述

2018年博士生招生简章是我国教育部规定的博士生招生政策的重要文件,它包含了博士生招生的基本原则、招生计划、报名条件、考试科目、录取程序等内容。招生简章的解读对于考生了解招生政策、制定备考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招生计划与专业设置

  1. 招生计划

2018年博士生招生计划总体上保持稳定,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适当调整招生规模。考生在了解招生计划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总人数:了解招生总人数有助于考生判断竞争激烈程度,从而调整备考策略。

(2)各专业招生人数:考生应关注自己报考专业的招生人数,以便了解竞争情况。

(3)推免生与统考生的比例:部分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会设置推免生与统考生的比例,考生需关注这一比例,以便在备考过程中有所侧重。


  1. 专业设置

2018年博士生招生专业设置保持稳定,涵盖了理学、工学、医学、农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考生在报考时,应根据自身兴趣、专业背景和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专业。

三、报名条件

  1. 学历要求

报考2018年博士生,考生须具有以下学历之一: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2)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并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同等学力人员;

(3)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1. 年龄要求

报考2018年博士生,考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部分专业或领域,如医学、艺术学等,根据实际情况,年龄要求可能有所放宽。


  1. 其他条件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3)具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考试科目与录取程序

  1. 考试科目

2018年博士生招生考试科目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等;专业课则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设置。


  1. 录取程序

(1)报名:考生需按照招生简章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等环节。

(2)初试:考生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初试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复试环节。

(3)复试:复试内容包括面试、笔试、实验操作等,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复试方案。

(4)录取: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结合招生计划,确定录取名单。

五、总结

通过对2018年博士生招生简章的解读,考生应全面了解招生政策,制定合理的备考策略。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注重以下几点:

  1.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

  2. 关注招生计划,合理选择报考专业;

  3. 熟悉考试科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4. 了解录取程序,提前做好各项准备。

希望广大考生在了解招生政策的基础上,为自己的研究生之路做好充分准备,实现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社科院在职博士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