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在职博士招生考试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博士招生考试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
  2. 政治经济学
  3.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结合实际,论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影响。
  2.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案例一:某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大了环保投入,但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请分析该企业如何平衡环保投入与盈利能力的关系。

  2. 案例二:某地方政府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请分析该地方政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推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一、名词解释

  1.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

  2.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研究国家、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指南。

二、简答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三、论述题

  1.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法治原则,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案例分析题

  1. 案例一:该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平衡环保投入与盈利能力的关系:(1)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生产成本;(3)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4)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

  2. 案例二:该地方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1)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3)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4)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五、论述题

  1.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法治原则,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推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社科大在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