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测绘教程

测绘入门教程

测绘工程技术的入门知识包括实验环境准备、基本测绘操作、建立平面控制坐标系、野外测绘工作、了解RTK仪器、测量学基础、地图学原理、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数字化测图与绘图以及工程测量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实验环境准备

计算机:安装GIS软件(如ArcGIS、MapInfo、MapGIS等)。

测量设备:GPS测量仪、激光测距仪、蓝牙光电探头等。

相关软件:绘图、解析软件。

基本测绘操作

加载底图:打开GIS软件,加载底图以提供地图的参考。

建立坐标系:根据GPS测量仪测量的点确定坐标系统原点,以便将GPS数据转换为地图上的实际坐标。

调查现场:整理测距仪、直尺和其他测量工具,标定地物,勘测现场地势,测量勘测点。

创建数据:将勘测点的坐标和距离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地形图的绘制。

拟合地形曲线:根据勘测数据,使用解析软件对地形进行拟合,获得地形曲线,进行地形图的绘制。

绘制地形图:根据拟合的地形曲线和其他水平、垂直方位线,绘制地形图。

检查绘图:根据测量数据和实物结果,对绘制的地形图进行检查,修正不符合实物的内容。

保存结果:保存绘制好的地形图成指定格式,以便后续使用。

建立平面控制坐标系

对于地形变化不太复杂的站,首先需在测绘地形图的范围内选择一个仪器站点并打上木桩,建立后视站点,其方法是在仪器站点上架好全站仪,将罗盘仪或指北针放在全站仪上,使全站仪视线与指北针的正北方向一致,将全站仪水平方向止动,在其视线前方一定距离的点位上打上木桩,桩头钉上平头钢钉。用四等水准测量上述两点的高程。

确定两站点的坐标,假定仪器站点的坐标,一般假定为:北向N(X)=10000.000,东向E(Y)=10000.000,其高程Z=测定值。测定后视站点坐标,其方法是先用全站仪测定两点间的平距,后视站点的坐标为:北向N(X)=10000.000+两点间的平距,东向E(Y)=10000.000,其高程Z=测定值。

在全站仪的内存中建立存储测量坐标的文件夹,将两站点的坐标编点号并输入至全站仪的该文件中(这里仪器站点编为1号后视站点编为2号)。建立存储文件夹与输入坐标的方法参照全站仪的使用手册。

野外测绘工作

一般采用草图测记法,需先绘出测区草图,将各碎部测量点上的点号记录在草图的相应位置上,并注记地物地貌。

建立测区图根点。

了解RTK仪器

RTK是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的简称,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技术。RTK仪器是利用这种技术进行测量工作的设备。它广泛应用于测绘、地质勘查、土地测量等领域。

准备工作: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各部件是否齐全。确认电池电量充足,并正确安装好电池。了解RTK仪器的工作环境,确保测量区域内没有过大的干扰源。

基本操作步骤:开启RTK仪器,按照屏幕提示进行初步设置。将RTK仪器与接收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连接起来,进行数据传输和同步设置。进行基站和移动站的位置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在接收设备上打开相应的测量软件,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式和参数。按下RTK仪器的测量键,开始进行测量工作。

测量学基础

测量学作为测绘工程技术的基础学科,主要包括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和测量误差控制等内容。学习者需要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能够合理控制测量误差。

地图学原理

地图作为一种准确反映地理空间关系的图形表达方式,学习者需要了解地图投影、坐标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基本概念与原理,并能够绘制和解读地图。

遥感技术与应用

遥感技术是测绘工程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者需要了解遥感图像的获取和解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