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测绘基本知识

地质测绘专业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和水文地质测绘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知识点:

工程地质测绘

定义:工程地质测绘是为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及其成果图件的编制所涉及的全部测绘工作的总称。

任务:观察、描述现场地质背景和现象,从而查明工作区及周边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编制工程地质图和工程地质测绘说明。

特点

密切结合工程建筑物的要求,结合工程地质问题进行。

对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现象,如软弱层、风化带、断裂带的划分,节理裂隙、滑坡、崩塌等,要求精度高,涉及范围较广,研究程度深。

常使用较大比例尺(1:10000~1:2000~1:500),对重要地质界限或现象采用仪器法定位。

突出岩土类型、成因、岩土地质结构等工程地质因素的研究,对基础地质方面,尽量利用已有资料,但对重大问题应进一步深化研究。

安全注意事项

高标观测仪器应架设平稳,各类拉绳及附属安全设施应拴结到位,操作员应站于安全、可靠处作业。

地下管线测量时,应了解管线的基本情况,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公路沿线测量和铁路沿线测量应设立明显标志,派专人指挥。

登高观测作业前,应检查攀登工具、安全带和观测工具,并保持完好。

露天矿区、坑道、高山陡坡和险峻地区测量作业前,司尺人员应先勘明安全情况,后进行测量作业。

电网密集地区测量作业时,应避开变压器、高压输电线等危险区,并禁止使用金属标尺。

雷雨临近或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测量作业。

水文地质测绘

定义:水文地质测绘也称水文地质填图,是以地面调查为主,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的各种现象进行现场观察、描述、测量、编录和制图的一项综合性水文地质工作。

目的:通过对地质、地貌、新构造运动、地下水点的调查和填绘水文地质图等,查明勘查区内地下水形成与分布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初步的开发利用远景评价,同时对区内存在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等提出防治措施的论证。

任务

调查与地下水形成有关的区域地质、区域水文、气象因素、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特征。

调查研究测区内的主要含水层、含水带及其埋藏条件;隔水层的特征与分布。

通过现场观察、记录及填绘各种界限与现象,以及室内的进一步分析整理,最终编制出从宏观和三维空间上反映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图件,并编写出相应的水文地质测绘报告。

这些知识点为地质测绘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指导,确保测绘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进行地质测绘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