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坝计价计量测绘方法
水坝计价计量测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坝轴线的测设
坝轴线即坝顶中心线,是大坝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
在图纸上用图解法量算出坝轴线两端点的坐标,然后计算这两端点与邻近控制点之间的放样数据。
采用交会法或极坐标法等放样方法将坝轴线放样到实地。
为防止施工时遭到破坏,坝轴线需延伸到两岸的山坡上,各埋设1~2个永久性标志。
坝身控制测量
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平面控制网主要分两步:测设平行于坝轴线的控制线;测设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
平行于坝轴线的控制线可布设在坝顶上下游线、上下游坡面变化处、下游马道中线,也可以按一定的间隔布设(如:10m、20m、30m等)。
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一般按50m、30m或20m的间距以里程来测设。
高程控制网可由若干永久性点组成基本网和临时作业水准点两级布设。基本网布设在施工范围以外,并应与国家水准点联测,用三等水准测量测定它们的高程。临时水准点直接用于坝体高程放样,布设在施工范围以内不同高度的地方,用四等水准测量按附合水准路线从水准点引测它们的高程。
清基开挖线的放样
清基开挖线即坝体与自然地面的交线,放样清基开挖线是为了指导坝体填筑前的基础清理工作。
首先,做出两个与上下游坝脚坡度相一致的三角形坡度放样板。
在上下游清基开挖点位置处各定位一个木桩,并用水准仪测量木桩高程,确保木桩高程等于清基开挖前的地面高程。
将三角形坡度放样板的斜面放在桩顶位置,斜边延长线与地面的交会点就是为土坝坡脚点。
最后,连接相邻坡脚点,形成坡脚线。
边坡放样
清基开挖放样主要是确定清除大坝基础岩基表面松散物范围的线,其位置由两侧坡脚线、开挖深度、坡度决定。
标定基坑开挖线的方式与土坝基本一致,先在方向线上定出该断面的基坑开挖点,然后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是清基开挖线,但实际测定时需要采用逐渐接近法。
三角网:由基本网的一边加密建立的定线网,各控制点的坐标可以测算得到。
高程控制网建立
高程控制网由若干永久性水准点组成基本网,布设在施工范围以外,并应与国家水准点联测,用三等水准测量测定它们的高程。
临时水准点直接用于坝体高程放样,布设在施工范围以内不同高度的地方,用四等水准测量按附合水准路线从水准点引测它们的高程。
计量与测绘
一般是按设计图计量,如因受地质、洪水、滑坡等因素外,还有设计的漏项、变更等,需现场实测计量。
基本上是根据图纸上的工程量进行计量,如遇与实际不符的,需设计认可计量,监理复核。
以上步骤涵盖了水坝计价计量测绘的主要方法,从坝轴线的测设到控制测量,再到清基开挖线的放样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最后进行实际的计量与测绘。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