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测绘规划包括
基础测绘规划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阶段性发展目标:
明确基础测绘在规划期内的总体目标和具体里程碑。
主要任务:
包括地形测量、土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和大地测量等,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空间布局:
根据区域特点和需求,合理规划测绘基础设施的布局,包括基准站、数据中心等。
主要项目:
具体的基础测绘项目,如航空摄影、遥感数据获取、地图制图、信息系统建设等。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确保规划顺利执行的措施,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更新等。
测绘基准建设与维护:
建立和维护全国统一或区域统一的测绘基准和系统,包括大地测量基准、高程基准等。
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统筹获取能力建设:
提升遥感影像的快速获取和处理能力,包括卫星遥感、无人机摄影等。
地理信息公共(众)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和完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高效、适用的基础测绘成果服务。
三维建模与数据生产:
开展重点区域的三维建模和地理实体数据生产,支持数字城市建设等应用。
技术更新与系统升级:
不断更新测绘技术和设备,提升测绘的精度和时效性。
应急测绘保障:
建立应急测绘响应机制,为突发事件提供快速、准确的测绘支持。
公众服务与信息共享:
通过公众服务平台,实现基础测绘成果的广泛共享和社会化应用。
这些内容构成了基础测绘规划的框架,旨在确保基础测绘工作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地理信息的需求,并为各类专业测绘活动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