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食品卫生

幼儿园食品卫生

幼儿园食品卫生是确保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食品卫生安全措施:

个人卫生

幼儿饭前、吃点心前须用流水洗手,并固定使用自己的毛巾、口杯。

食堂工作人员应着工作服,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环境卫生

食堂和幼儿点心库要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一小扫,并定期消毒。

食堂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等有害昆虫。

食品处理

严格实行生熟分开,生熟食品用具要分开使用,用后及时清洗,用前煮沸消毒。

食品存放应分类、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持期限的食品。

食品采购与储存

每天购买新鲜蔬菜及肉食品、蛋、禽和点心,不买不烧劣质食物。

食品原料、炊具以及其他用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定位存放,用后洗净。

食品加工

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菜。

食堂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不得超过24小时,食用前必须高温彻底加热。

食品卫生教育

教育幼儿不吃腐烂的、有异味的食物,不随便捡食和饮用不明物质。

教职工应教育幼儿勤洗手,预防疾病。

食品卫生检查

建立并落实食堂环境卫生检查考核制度,确保卫生标准得到遵守。

通过这些措施,幼儿园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保障幼儿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