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数据核实流程包括

测绘数据核实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图斑范围的核实确认

根据内业完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原图,核实和确认各个图斑的范围。

内业已认定、直接标绘上图的图斑界线,需经外业核实确认。

内业不能确定的图斑界线,需经外业实地调绘上图。

新增及变化地物的补测和判绘

在外业调查过程中,发现实地与DOM影像不一致的地方,确定为新增或变化地物。

采用GPS、全站仪等全野外测绘方法进行实地补测,并保存原始数据。

根据相关地物的位置关系,确定新增及变化地物的图上位置,并进行判绘上图。

补测和判绘的地物点相对邻近明显地物点的距离限差要求:平地、丘陵地不得大于图上0.5mm,山地不得大于图上1.0mm。

地类核实确认

对所有经外业核实或补测判绘后的图斑进行地类调绘。

数据整理

外业调查结束后,调查底图应完整标绘全部调查信息,包括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地类及其界线、线状地物及宽度、补测地物及补测图斑以及编号和注记等。

实地测量报告编制

对建筑工程的平面布局、高度、面积等进行实地测量和调查。

编制规划核实测绘报告,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测绘前的准备工作

收集相关资料,如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纸、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确保资料齐全、准确。

现场踏勘,实地考察建筑工程现场,了解工程实际情况。

核实信息核对

核对施工图纸与实际工程是否一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制定测绘方案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规划部门要求,确定测绘内容。

制定详细的测绘方案,包括技术路线、人员组织、时间安排等。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整个测绘工作的基础,提供地形测量、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的基准和控制框架。

复核与检查

对控制测量成果进行检查和复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独立建筑物位置控制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作好施工记录。

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进行检查复核,确保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成果审核与报告出具

经复审、终审后,出具测绘报告。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进行外、内业测量,确保成果质量。

以上步骤构成了测绘数据核实的基本流程,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各步骤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流程执行,以保证测绘成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