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与人工砂的行业标准有哪些?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砂石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天然砂石资源日益匮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机制砂和人工砂应运而生。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与人工砂的行业标准。
一、机制砂
机制砂是指通过机械破碎、筛分等工艺将天然石料加工成一定粒度的砂子。机制砂具有以下特点:粒度均匀、级配合理、杂质含量低、强度高、抗磨性好等。
- 行业标准
(1)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
该标准规定了建筑用砂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其中,机制砂应符合下列要求:
- 粒度:0.15mm~5.0mm;
- 含泥量:不大于3%;
-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
- 压碎值:不大于30%;
- 坚硬系数:不小于0.8。
(2)GB/T 14685-2011《建筑用卵石、碎石》
该标准规定了建筑用卵石、碎石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其中,机制砂应符合下列要求:
- 粒度:0.15mm~5.0mm;
- 含泥量:不大于3%;
-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
- 压碎值:不大于30%;
- 坚硬系数:不小于0.8。
- 应用领域
机制砂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砂浆、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
二、人工砂
人工砂是指将天然砂石经过破碎、筛分、洗涤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砂子。人工砂具有以下特点:粒度均匀、级配合理、杂质含量低、强度高、抗磨性好等。
- 行业标准
(1)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
该标准规定了建筑用砂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其中,人工砂应符合下列要求:
- 粒度:0.15mm~5.0mm;
- 含泥量:不大于3%;
-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
- 压碎值:不大于30%;
- 坚硬系数:不小于0.8。
(2)GB/T 14685-2011《建筑用卵石、碎石》
该标准规定了建筑用卵石、碎石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其中,人工砂应符合下列要求:
- 粒度:0.15mm~5.0mm;
- 含泥量:不大于3%;
-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
- 压碎值:不大于30%;
- 坚硬系数:不小于0.8。
- 应用领域
人工砂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砂浆、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
三、总结
机制砂与人工砂作为替代天然砂石资源的建筑材料,在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确保机制砂与人工砂的质量,我国制定了相应的行业标准。建筑企业应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检验和应用,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机制砂与人工砂的质量监管,确保建筑材料市场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机制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