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起诉通知的起诉是否具有时效性?
短信起诉通知的起诉是否具有时效性?
一、短信起诉通知的定义
短信起诉通知,是指当事人通过短信形式向对方发送起诉通知,要求对方在一定期限内应诉。短信起诉通知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方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当事人所采用。
二、短信起诉通知的起诉时效性
-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在诉讼时效期间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由此可见,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任何诉讼请求都必须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出。
- 短信起诉通知的起诉时效性分析
(1)短信起诉通知的送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达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的,可以交其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指定代收人的,可以送交其代收人签收。”由此可见,短信作为一种送达方式,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受送达人同意以短信方式接收诉讼文书;
②短信送达内容完整、明确;
③短信送达时间准确。
如果短信起诉通知符合上述条件,则视为有效送达,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2)短信起诉通知的起诉时效性
①诉讼时效期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可以随时提出诉讼请求。
②短信起诉通知的起诉时效中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如果短信起诉通知中的起诉请求符合法律规定,且对方在收到短信起诉通知后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答辩,则视为短信起诉通知的起诉时效中断。
③短信起诉通知的起诉时效中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诉讼时效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在诉讼时效期间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如果短信起诉通知在送达过程中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诉讼时效中止,则诉讼时效期间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三、总结
短信起诉通知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方式,具有起诉时效性。只要短信起诉通知符合法律规定,且对方在收到短信起诉通知后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答辩,则视为短信起诉通知的起诉时效中断。因此,当事人应关注短信起诉通知的起诉时效性,及时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
猜你喜欢:IM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