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命名翻译有哪些规范?

药品命名翻译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翻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以下是对药品命名翻译规范的详细探讨:

一、药品命名的基本原则

  1. 准确性:药品命名翻译必须准确无误地传达原药品名称的含义,避免产生歧义。

  2. 简洁性:药品命名翻译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

  3. 国际性:药品命名翻译应考虑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性,便于国际交流和推广。

  4. 适应性:药品命名翻译应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二、药品命名翻译的规范

  1. 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

INN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药品通用名称,旨在消除不同国家之间药品名称的混乱。在翻译药品名称时,应优先采用INN。

(1)音译:对于音译药品名称,应尽量保持原名的发音和读音,如“奥美拉唑”(Omeprazole)。

(2)意译:对于意译药品名称,应结合药品的成分、作用和用途进行翻译,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


  1. 商标名翻译

商标名是药品生产企业的专用名称,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在翻译商标名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保留原商标名:如果原商标名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可保留原名,如“辉瑞”(Pfizer)。

(2)音译:对于不易发音或难以理解的商标名,可采用音译,如“强生”(Johnson & Johnson)。

(3)意译:对于具有特定含义的商标名,可采用意译,如“海王星辰”(Ocean King Star)。


  1. 成分名翻译

成分名是指药品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翻译成分名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采用通用名:对于国际公认的通用名,应优先采用,如“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2)音译:对于难以理解的成分名,可采用音译,如“他莫昔芬”(Tamoxifen)。

(3)意译:对于具有特定含义的成分名,可采用意译,如“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


  1. 药品类别名称翻译

药品类别名称是指药品所属的类别,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等。在翻译药品类别名称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采用国际通用名称:对于国际公认的药品类别名称,应优先采用,如“抗生素”(Antibiotics)。

(2)音译:对于难以理解的药品类别名称,可采用音译,如“抗真菌药”(Antifungal drugs)。

(3)意译:对于具有特定含义的药品类别名称,可采用意译,如“解热镇痛药”(Analgesic and antipyretic drugs)。

三、药品命名翻译的注意事项

  1.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语,如“新型”、“高效”等。

  2. 避免使用具有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敏感词汇。

  3. 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误解的缩写和缩略语。

  4. 注意药品名称的命名规则,如避免使用与已有药品名称相似或重复的名称。

总之,药品命名翻译是一项严谨而细致的工作,翻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药品名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猜你喜欢:医药注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