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遥感测绘

遥感测绘是一种 利用传感器接收地物反射、散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测绘的技术。它主要通过地面、航空和航天平台上的各类传感器对地球或其他星体进行地形图或其他专题图的绘制。遥感测绘获取的影像主要以框幅式相机和CCD摄影机方式为主,通过沿飞行方向或不同轨道获取航向或旁向重叠立体像对,进而量测地面点的高程和测绘地形。

遥感测绘具有以下特点:

非接触性:

遥感测绘不需要直接接触目标物体,通过传感器接收远距离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探测和识别。

远距离:

遥感测绘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进行测量和数据收集,通常从几千米到数百千米不等。

高分辨率:

遥感测绘能够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从而能够详细观察到地物的细节特征。

实时性:

遥感测绘可以快速获取地表景观图像,支持动态实时信息的更新。

广泛应用:

遥感测绘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农业种植面积估测、环境质量监测、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

遥感测绘的主要平台包括地面、航空和航天平台。地面遥感通常指利用地面上的传感器进行观测,如地面摄影测量、地面光谱仪等。航空遥感利用飞机、无人机等航空器搭载传感器进行观测,具有灵活性高、分辨率高等特点。航天遥感则利用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搭载传感器进行观测,可以实现大范围的、连续的地球观测。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遥感测绘还衍生出了一些新的应用形式,如无人机遥感测绘。无人机遥感测绘是指利用无人驾驶飞行器(无人机)搭载各类传感器(如光学相机、多光谱相机、雷达、激光雷达等),从空中对地表或特定目标进行远距离、非接触式的测量与数据收集的技术。

综上所述,遥感测绘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在不直接接触目标的情况下,通过接收和分析电磁波信号来获取关于地球或其他星体的详细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