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非全日制博士课程设置是怎样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社大”)作为我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其非全日制博士课程设置旨在满足在职科研人员、企业高管等专业人士在继续深造和提升自身学术水平的需求。以下是对社大非全日制博士课程设置的详细介绍。

一、专业设置

社大非全日制博士课程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主要包括以下专业:

  1. 文学学:包括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等方向。
  2. 历史学: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方向。
  3. 政治学:包括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政治经济学等方向。
  4. 法学:包括法学理论、宪法学、民商法学等方向。
  5. 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区域经济学等方向。
  6. 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方向。
  7. 管理学: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方向。
  8. 新闻传播学: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等方向。
  9. 美术学:包括美术史、美术理论、油画、雕塑等方向。
  10. 音乐学:包括音乐史、音乐理论、声乐、器乐等方向。

二、课程体系

社大非全日制博士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

  1. 公共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外语、计算机应用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素养。

  2. 专业课程: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设置,主要包括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方法、学术规范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

  3. 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在规定范围内选修课程,以拓宽知识面和提升学术水平。

  4. 实践环节:包括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模式

社大非全日制博士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导师制:学生入学后,由导师进行全程指导,包括课程学习、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环节。

  2. 研究型课程:学生通过参加研究型课程,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提高研究能力。

  3. 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4. 实践基地: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四、学位授予

社大非全日制博士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论文答辩合格后,可获得博士学位。学位授予条件如下:

  1. 完成规定学分;
  2.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3. 符合学位授予的其他要求。

五、招生对象及条件

  1. 招生对象: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在职科研人员、企业高管等。

  2. 招生条件:
    (1)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

总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非全日制博士课程设置旨在满足在职科研人员、企业高管等专业人士的深造需求,通过严谨的学术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社大以其丰富的学科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广大博士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社科院研究生院在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