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筛分实验仪器配置指南
机制砂筛分实验仪器配置指南
一、前言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因其具有资源丰富、环保、性能稳定等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对其进行筛分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针对机制砂筛分实验,详细介绍实验仪器的配置指南。
二、实验目的
- 了解机制砂筛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掌握筛分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 评估机制砂的粒度分布情况,为机制砂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依据。
三、实验仪器配置
- 筛分设备
(1)标准筛:根据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标准,选择合适的筛孔尺寸。常用的筛孔尺寸有0.16mm、0.3mm、0.6mm、1.18mm、2.36mm、4.75mm、9.5mm、19mm、37.5mm、75mm等。
(2)筛分机:用于进行筛分实验,可选择振动筛、旋转筛等。振动筛适用于粒度较细的砂,旋转筛适用于粒度较粗的砂。
- 称量设备
(1)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机制砂样品,精确度为0.01g。
(2)量筒:用于量取机制砂样品,精确度为0.1ml。
- 测量设备
(1)游标卡尺:用于测量筛分设备筛孔尺寸,精确度为0.01mm。
(2)钢直尺:用于测量机制砂样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精确度为1mm。
- 其他设备
(1)筛分漏斗:用于将机制砂样品倒入筛分设备,防止样品洒落。
(2)刷子:用于清理筛分设备筛孔。
(3)筛分样品袋:用于存放筛分后的机制砂样品。
四、实验步骤
样品准备:从机制砂堆场随机取样,用四分法将样品分为四份,取其中一份作为实验样品。
样品称量:用电子天平称取100g(或根据实验要求)机制砂样品,准确至0.01g。
筛分实验:将称量好的机制砂样品倒入筛分漏斗,将筛分设备调整至合适的筛孔尺寸,启动筛分机进行筛分。
筛分结果记录:在筛分过程中,定时记录各筛孔的累计筛余量,直至筛分完成。
筛分结果计算:根据筛分结果,计算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包括累计筛余量、通过率等。
五、注意事项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筛分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筛分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环境卫生,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设备,确保下次实验的准确性。
六、总结
机制砂筛分实验是评估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配置合适的实验仪器,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可以准确评估机制砂的粒度分布情况,为机制砂的生产和应用提供有力保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重仪器的选择、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金属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