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的空间特征
景观设计的空间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性
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包括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物、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设计过程中需要兼顾整体环境,是在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的二次创造,涉及人文科学、艺术学、社会学、视觉心理学、民俗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
开放性
景观艺术作为建筑外部视觉空间,必须是开放型的、公开的,有公众参与批评认同的公共性空间场所。这些场所如城市广场和绿地,为人们提供共享的外部空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体现人的社会属性和自身价值。
民众性
特定区域的文化直接影响城市景观建设,优秀的城市景观也会影响民众的行为和心理。民众对环境的解释、感觉、信念和判断体现在他们对城市环境的行为举止上。
独特性
由于自然、区域及不同时代、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环境空间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空间形态。景观艺术设计应体现这些独特性,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的艺术空间形态。
延续性
城市是历史的延续,既有“历时性”又有“共时性”。景观设计应考虑历史的遗存,给人以自然、亲切、丰富而不刻意的印象,同时也要体现现代人的认同和时代特征。
空间构成和形态
园林景观空间构成和形态须与周围环境相匹配,营造和谐、自然、怡静的环境。常见的形态包括抬高式空间、下沉式空间、凹与凸空间、母子空间、穿插空间、虚拟和虚幻空间等。景观构筑物如花台、花架、凉亭、楼台、围栏等,在园林设计中起到划分空间、形成层次感的作用。
地方特征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特征差异大,景观设计应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
植物景观空间特征
植物景观空间具有第四维界面,即时间因素,包括时期、季节和年限等。空间形态复杂多样,变化丰富,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植物景观空间尺度变化幅度大,不同阶段给人不同的空间感受。
道路与广场
道路与广场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荫道作为视线的轴线,通常以雕塑或喷泉为终结,连接园林与周边环境。
水景
水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壮观部分,以几何外形为主,如矩形、正方形、圆形、六边形等,在主轴线的空间节点起到引领标志空间的作用。
小品雕塑
小品雕塑在林荫道两侧起烘托园林氛围的作用,显得高贵、典雅。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的空间特征包括综合性、开放性、民众性、独特性、延续性、空间构成和形态、地方特征、植物景观空间特征、道路与广场、水景和小品雕塑等方面。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景观设计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