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测绘历史沿革

青岛的测绘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898年,以下是其主要的发展阶段:

1898年

青岛测候组织成立,负责青岛地区的天文、地理及土地丈量工作。该组织隶属于德国海军港务测量部,使用1台13.5厘岛进行三角测量,并选定一条基线进行测量。

1922年

北洋政府接收青岛后,曾两次对胶澳地区实行土地清丈,但都未有成果。

1926年

胶澳商埠局公布《胶澳商埠官私土地缴纳丈量费用暂行规则》,规定了土地测量的收费标准。

1930年

青岛市政府筹备全市土地清丈测量,财政局土地科测绘股成立清丈测量队,负责全市土地测量业务。测量队分为户地、地形、道线3个班,按业务分别进行工作。全市土地清丈测量预算为34240元,实际只付给预算数的30%。

1951年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成立,为全市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主要承担基础测绘、城市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编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岩土工程等多专业领域的生产科研项目。

1951年9月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正式组建,持有国家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测绘甲级、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壹级、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乙级资质、土地规划乙级资质,成为生产、科研单位。

近十年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积极致力于地图文化的创意创新工作,其所属的“自然资源部地图文化与创意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是全国唯一的地图文化创意领域研究平台,地图文创产品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