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和天然砂的级配要求有哪些?
机制砂和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两种砂料,它们在级配上的要求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以及施工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以下是机制砂和天然砂的级配要求:
一、机制砂的级配要求
- 粒径分布
机制砂的粒径分布应满足国标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细度模数:细度模数是反映砂粒粗细程度的指标,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3~3.0之间。
(2)粒径分布:机制砂的粒径分布应符合以下要求:
- 0.15mm以下粒径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
- 0.15
0.3mm粒径的颗粒含量应控制在20%30%; - 0.3
0.6mm粒径的颗粒含量应控制在30%40%; - 0.6
1.2mm粒径的颗粒含量应控制在20%30%; - 1.2mm以上粒径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
- 级配曲线
机制砂的级配曲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1)曲线应平滑,无明显突变点。
(2)曲线应在0.15mm和1.2mm粒径处分别通过或接近通过标准曲线。
(3)曲线应在0.6mm粒径处通过或接近通过标准曲线。
- 砂率
机制砂的砂率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要求确定。一般控制在30%~60%之间。
二、天然砂的级配要求
- 粒径分布
天然砂的粒径分布应符合国标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细度模数: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0~3.5之间。
(2)粒径分布:天然砂的粒径分布应符合以下要求:
- 0.15mm以下粒径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
- 0.15
0.3mm粒径的颗粒含量应控制在20%30%; - 0.3
0.6mm粒径的颗粒含量应控制在30%40%; - 0.6
1.2mm粒径的颗粒含量应控制在20%30%; - 1.2mm以上粒径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
- 级配曲线
天然砂的级配曲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1)曲线应平滑,无明显突变点。
(2)曲线应在0.15mm和1.2mm粒径处分别通过或接近通过标准曲线。
(3)曲线应在0.6mm粒径处通过或接近通过标准曲线。
- 砂率
天然砂的砂率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要求确定。一般控制在30%~60%之间。
三、级配要求的意义
- 提高混凝土强度
合理的级配可以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浆体更好地填充砂粒间的空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 改善混凝土耐久性
合理的级配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毛细孔,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
- 优化混凝土工作性
合理的级配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 降低混凝土成本
合理的级配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成本。
总之,机制砂和天然砂的级配要求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工程需求和砂料特性,合理选择和调整级配,以充分发挥砂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高压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