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树的联想

小学美术树的联想

小学美术课程中关于“树的联想”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创造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表现树木的特征和生长规律。以下是一些教学活动的概述,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并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他们对树木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活动概述

活动目标

体验与发现树木的一般生长规律。

实践与创造,通过了解自然生长规律创作想象画。

欣赏与评议,学习联系自然规律来作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树的生长知识来创作。

难点:简单构图。

教学准备

材料:画纸、彩笔、刮蜡纸等。

教学辅助:范画、实物投影仪。

教学环节

欣赏与发现

展示学生作业,引导学生交流观察到的树的特征。

实践与创造

使用树干、树枝、树叶的替代物,如萝卜和小兔子,来创造“树”的形象。

学生尝试用两种有关联的图形设计一棵树。

欣赏与评议

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并评价创意和美感。

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联想、动手实践,学生将自然界的树转化为艺术作品。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树木形象。

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创意性、构图的合理性以及对树木生长规律的理解。

教学拓展

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如用圆形进行联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引导学生观察树的结构特点,如树干粗细、树枝向上生长等。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关于树木的知识,还能在艺术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