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导师决定研究生

给导师决定研究生

当前,关于是否给予导师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各方意见不一,教育部对此持审慎态度,并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完善相关体制。以下是教育部对此问题的回应和相关考虑:

教育部的回应

教育部认为,给予导师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任,并严把研究生毕业质量关。

教育部将采纳相关建议,并计划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规定导师的指导职责。

保障学生权益

教育部强调,在赋予导师决定权的同时,必须保障学生的申诉权,防止导师为学生毕业设置障碍。

导师职责与监督

教育部将强化导师岗位管理,明确导师职责,并完善评价考核办法,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等纳入导师考核评价体系。

国际比较

在欧美,导师决定学生是否符合毕业要求是通行的做法,但通常会有学生选择自己的论文委员会,并有相应的经费保障,使得导师在决定是否让学生毕业时有更多考量。

中国现状

在中国,研究生学费和工资水平与欧美相比较低,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效仿欧美的做法。可以考虑借鉴北美博后制度,通过提高研究生工资和延期毕业研究生的工资负担,激励导师让学生顺利毕业。

实施时机

教育部指出,当前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仍有个别导师指导不力的情况。因此,在相关制度尚未完善之前,完全赋予导师决定权可能条件还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