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中亚甲蓝的来源是什么?

机制砂中亚甲蓝的来源及其影响及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重要原料,其需求量逐年增加。然而,在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检测出亚甲蓝含量超标的现象。亚甲蓝是一种有机染料,具有毒性,对人体和环境均有危害。因此,探究机制砂中亚甲蓝的来源、影响及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亚甲蓝的来源

  1. 矿石原料

机制砂的原料多为天然矿石,如石灰石、花岗岩等。这些矿石在开采、运输、破碎、筛分等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污染,导致亚甲蓝含量增加。例如,矿石中含有有机质、微生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加工过程中会分解产生亚甲蓝。


  1. 破碎设备

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破碎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破碎设备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磨损,导致润滑油、冷却水等有机物质渗入砂石中,进而产生亚甲蓝。


  1. 水源

机制砂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水源中可能含有亚甲蓝,如地下水、地表水等。这些水在砂石洗涤、冲洗等过程中,会将亚甲蓝带入砂石中。


  1. 生产工艺

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对亚甲蓝含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洗涤、烘干等环节,若操作不当,会导致亚甲蓝含量增加。

二、亚甲蓝的影响

  1. 生态环境影响

亚甲蓝具有毒性,进入水体后,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甚至导致生态失衡。此外,亚甲蓝还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土壤肥力。


  1. 人体健康影响

亚甲蓝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当人们接触含有亚甲蓝的机制砂时,可能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对健康造成危害。


  1. 建筑材料质量影响

亚甲蓝的存在会影响机制砂的物理性能,如强度、稳定性等。这可能导致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性能下降,影响建筑质量。

三、控制措施

  1. 优化矿石原料

选择优质、低污染的矿石原料,从源头上减少亚甲蓝的生成。同时,加强矿石开采、运输、破碎等环节的环保措施,降低环境污染。


  1. 改进破碎设备

定期检查、维护破碎设备,减少磨损。选用环保型润滑油、冷却水等,降低有机物质渗入砂石的风险。


  1. 严格水源管理

选用清洁、低污染的水源,加强水源的净化处理。在洗涤、冲洗等环节,控制用水量,减少亚甲蓝的带入。


  1. 优化生产工艺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环保管理,如合理设置洗涤、烘干等环节的温度、时间等参数。采用高效、环保的洗涤剂,降低亚甲蓝含量。


  1. 加强检测与监管

建立健全机制砂亚甲蓝检测体系,对生产、销售、使用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对超标产品进行严厉打击,确保产品质量。

总之,机制砂中亚甲蓝的来源多样,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建筑材料质量均有危害。因此,我们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亚甲蓝含量,保障建筑材料的安全与环保。

猜你喜欢:机制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