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翻译有哪些专业术语?

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材料。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如高强度、高刚度、耐腐蚀、轻质等,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体育器材等领域。在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应用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以下是复合材料领域的一些常见专业术语:

一、原材料术语

  1. 纤维(Fiber):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等特点。如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

  2. 基体(Matrix):复合材料中的连续相,起黏结作用,传递应力。如环氧树脂、聚酯、酚醛树脂等。

  3. 填料(Filler):在复合材料中填充于纤维和基体之间,提高材料的性能。如石英砂、碳黑、石墨等。

  4. 颗粒(Particle):复合材料中的微小颗粒状填料,如碳颗粒、金属颗粒等。

二、制备工艺术语

  1. 混合(Mixing):将纤维、基体、填料等原材料进行充分混合的过程。

  2. 纳米复合(Nano-composite):将纳米级别的填料与基体结合,形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复合材料。

  3. 湿法复合(Wet Lay-up):将纤维、基体、填料等原材料在液体基体中铺层,然后固化成型。

  4. 干法复合(Dry Lay-up):将纤维、基体、填料等原材料在干燥状态下铺层,然后进行固化成型。

  5. 热压罐成型(Autoclave Molding):将复合材料铺层放入热压罐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固化成型。

  6. 挤压成型(Extrusion Molding):将复合材料原料通过挤压机进行加热、加压,使其在模具中成型。

三、性能评价术语

  1. 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材料在受力时产生变形的能力。

  2.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3. 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材料在压缩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4. 剪切强度(Shear Strength):材料在剪切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5. 蠕变(Creep):材料在长期载荷作用下发生的塑性变形。

  6. 疲劳寿命(Fatigue Life):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次数。

四、测试方法术语

  1. 拉伸试验(Tensile Test):测试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2. 压缩试验(Compression Test):测试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3. 剪切试验(Shear Test):测试材料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4. 疲劳试验(Fatigue Test):测试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

  5. 蠕变试验(Creep Test):测试材料在长期载荷作用下的蠕变性能。

  6. 热稳定性试验(Thermal Stability Test):测试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

总之,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众多专业术语,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应用等方面。在学习和研究复合材料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掌握这些专业术语,将有助于提高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专利文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