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模型与胜任力模型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在哪里?
能力模型与胜任力模型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企业纷纷开始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力模型与胜任力模型被广泛运用。然而,两者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却鲜为人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能力模型与胜任力模型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进行探讨。
一、定义与内涵
- 能力模型
能力模型是指对某一职业或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进行系统性的分类、描述和评价的模型。它主要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三个方面。基本能力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专业能力是指个体在某一专业领域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如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综合能力是指个体在跨专业、跨领域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如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等。
- 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是指对某一职业或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进行系统性的分类、描述和评价的模型。它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能力、个人品质、价值观五个方面。知识是指个体在某一领域所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技能是指个体在某一领域所需要具备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社会能力是指个体在团队、组织和社会中所需要具备的沟通、协调、合作能力;个人品质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价值观是指个体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需要具备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二、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
- 指导方向不同
能力模型在人才培养上的指导方向主要是提升个体的能力水平,使个体能够胜任某一职业或岗位。而胜任力模型在人才培养上的指导方向主要是培养个体的胜任特征,使个体能够适应组织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 关注点不同
能力模型关注个体在某一领域所具备的能力,如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而胜任力模型关注个体在某一领域所具备的胜任特征,如知识、技能、社会能力、个人品质、价值观等。
- 应用范围不同
能力模型主要应用于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选拔、考核等方面。而胜任力模型不仅应用于企业内部,还可以应用于学校教育、社会培训等领域。
- 评价方法不同
能力模型在评价个体能力时,主要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如能力测试、绩效考核等。而胜任力模型在评价个体胜任特征时,既可采用定量评价方法,也可采用定性评价方法,如360度评估、行为面试等。
- 培养方式不同
能力模型在培养个体能力时,主要采用培训、学习、实践等方式。而胜任力模型在培养个体胜任特征时,既可采用培训、学习、实践等方式,也可采用心理辅导、团队建设等方式。
三、结论
能力模型与胜任力模型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发展战略,合理运用这两种模型,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将能力模型与胜任力模型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胜任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