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过去是什么城市

长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其名称和行政地位随着历史时期的变迁而变化。以下是长沙从古至今的称呼和行政变化:

古代称呼

长沙:古名也是长沙,又名潭州。早在公元前221年,以长沙为中心建立了长沙郡。

潭州: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湘州为潭州,设立潭州总管府,改临湘县为长沙县,此为长沙县名之始。

秦汉时期

长沙国:西汉时期,长沙主要以“长沙国”而存在,东汉为长沙郡。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分临江为长沙国,封吴芮为长沙王,以临湘为都城。

长沙郡:秦朝末期,长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新石器时代,本地便已形成氏族及部落。到战国末期,秦国吞并楚国,置长沙郡,长沙从此纳入全国的行政区划之中。长沙郡即今长沙市行政建制的起源,此时辖区约相当于今整个湖南省及江西省部分地区。长沙郡郡治在临湘县,临湘县即今长沙市区行政建制的起源,县城便位于今天的长沙城区。

三国至南北朝

长沙郡: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湘州州治。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为长沙郡郡治。

隋唐及以后

潭州: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这也是唯一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

长沙府:明朝和清朝时期在湖南的行政区划,主体以今长沙市辖域为中心,包括周边邻近地区。府治长沙城,长沙县、善化县同治。明洪武五年,将潭州府改名为长沙府,隶湖广布政使司,辖11县1州。清承明制仍设长沙府,辖十二州县。

综上所述,长沙在历史上曾有多个名称,包括潭州、长沙郡等,其行政地位和名称随着各个朝代的变迁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