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留学有什么误区
德国留学有什么误区
德国留学误区包括:
只选择有名的大学
德国大学整体教学水平高,每所学校都有其特色,不必只追求名气。
认为应用技术大学不是高等教育
应用技术大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与企业和科研紧密相关,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制存在误解
德国大学自1999年起主要实行本科3年、硕士2年的学制,对留学生来说,学制的困难已大大减少。
认为德国大学毕业难
德国的自由选课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但需要学生具备独立学习能力和习惯。
认为德语学习时间长
有英语基础的学生通常可以在一年内掌握德语,德语学习难度因人而异。
英语授课不需要学德语
德语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阅读文献、与教授同学沟通,还是实习工作。
资质平平不能考虑来德国读书
德国大学的录取不仅考察院校背景和平均成绩,还综合考虑学生素质。
德国企业更偏爱本土毕业生
中国学生在德国找到工作并不难,实习和工作机会丰富。
生活自保金一年10332欧元
生活成本因人而异,10332欧元并非固定标准,实际开销可能更低。
只要语言好,就能很快适应德国的生活
快速适应德国生活除了语言水平,还涉及文化适应等多方面因素。
签证不能催签
实际上,德国签证可以催签,尤其是通过学校或专业机构。
DSH认可度
不是所有大学的DSH都被普遍认可,只有HRK成员学校的DSH被广泛认可。
德国难毕业
德国的Bachelor和Master毕业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并非难事,且有提前毕业的可能。
了解这些误区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规划德国留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