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单位保密内容
测绘保密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密制度建设
建立测绘成果保密制度,梳理测绘成果的保密法律法规,并确立测绘成果的保密等级和对应的保护措施。
制定各种保密制度文件,建立保密工作制度,设置保密工作责任人,确保制度的完整性、操作性、实用性和适应性。
保密责任的履行
明确合理的保密工作责任分工,设置专门的保密管理机构,明确各保密责任人的职责,制定保密工作考核办法,加强对保密责任人的管理。
保密培训
加强保密培训,对测绘成果保密制度和技术要求进行全面宣传。
对新进员工要进行保密知识培训,同时要不断增加和更新培训内容,确保保密知识宣传的深入和覆盖面。
保密巡查机制
建立定期、不定期的保密巡查机制,对可能存在安全漏洞的部门、人员、工程项目进行巡查,消除隐患,预防泄密事件的发生。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保密防范
加强企业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保密防范,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物理保护安全
档案库房设施应符合“八防”的要求,安装铁门(防盗门)铁窗,凡遇重大节日应提前对库房的安全保密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灾难引发事件处置
制定灾难引发事件处置预案,确保在发生灾难性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保密信息。
法律法规依据
测绘保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保密范围及密级
测绘成果保密范围具体按照国家测绘局国家保密局《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规定。
测绘成果密级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个等级。
保密协议
个人测绘保密协议的内容主要包含保密范围、保密信息、双方义务、保密期限及费用、违约责任、争议的解决等。
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测绘保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各项保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
对违反测绘保密规定的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确保测绘保密工作的严肃性。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测绘保密工作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涉及制度、责任、培训、技术防范、物理安全、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国家安全和利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