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绘不足
我国测绘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层次和个性化服务不足
当前,我国测绘数据主要停留在地形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层次,尚未形成个性化、多层次、持续性的成果和服务体系。缺乏面向公众服务成果,更缺乏有影响力的分析和成果应用服务,难以满足信息时代应用与服务的要求。
地方政府的重视和认识不足
一些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建设,忽视了基础测绘及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基础测绘的意义认识不够深远。有些地方甚至没有编制基础测绘规划,没有将基础测绘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导致信息化建设成果不能快速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和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基础测绘技术使用中缺少相关的服务机制,数据采集、处理过程中优化措施制定少,基础测绘技术开发能力不足,整体的开发水平有待提升。此外,数字化基础测绘技术使用中创新意识不足,制约着创新型基础测绘模式的扩大。
海洋测绘工作的不足
我国海洋测绘工作存在成果严重不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统筹规划缺乏、管理职能界定不清等问题。需要从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军地协调等方面加强我国海洋测绘工作。
大型测绘项目的监管和控制不足
在大型测绘活动中,技术复杂程度高、组织管理难度大、工程建设周期长,但目前的测绘管理体系中缺少专业的外部质量控制,导致一些质量问题在验收时才被发现,给投资方和建设者造成巨大损失。有必要加强对测绘工程的监管和控制。
地理信息安全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测绘工具和方法更加便捷、智能化,共享形式得不到保障,增加了非法测绘的风险,给监管与保密带来挑战。此外,数字化测绘地理信息通过计算机存储,容易受到黑客或病毒攻击,导致信息安全问题。
数据更新不及时
城市建设需要准确、科学、及时的地理信息数据,若数据更新不及时,会导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与实际地理信息不匹配,给城市建设带来困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实现动态更新,以保证城市基础建设的顺利进行。
地理信息管理效率低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服务的复杂性增加,但管理效率却不高。此外,地理信息技术易于掌握,可能导致地理测绘行为的泛滥,增大地理信息监管工作的难度。
数据开放程度不高
测绘地理信息的开放程度不高,限制了地理信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和共享,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测绘工作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服务需求,并应对信息时代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