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王祠的简介
钱王祠,位于浙江杭州,是为纪念五代吴越国国王钱镠及其子文穆王钱元瓘、孙忠献王钱弘佐、忠逊王钱弘倧、忠懿王钱弘俶三世五王而建的庙堂。钱镠,字具美,小名婆留,是吴越国的创立者,他在唐末追随唐将董昌,后占据苏南和两浙一带,形成割据势力。公元907年,钱镠被后梁封为吴越王,立国,定都钱塘,使用唐哀帝年号为“天佑”,第二年建年号为“天宝”。钱镠在治理吴越国期间,实行“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使吴越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钱王祠始建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由当时的杭州知州赵抃奏请朝廷在玉皇山上的一座佛寺废址上兴建。苏东坡为它专门撰写了著名的《表忠观碑记》,生动地反映了钱镠一生的功绩。钱王祠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毁坏和重建,在元代时,祠观毁于兵燹。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浙江督抚胡宗宪改西湖边灵芝寺为表忠观。清康熙、乾隆两帝在此留有“保障江山”和“忠顺遗庥”等御题。民国十二年(1923年),杭县知事陶镛发起修复钱王祠,并于次年竣工。2002年,钱王祠重建工程兴工,至2003年10月圆满竣工。重建后的钱王祠景区位于南山路柳浪闻莺公园内,占地1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景区除主体建筑钱王祠外,还有碑亭、献殿、功臣堂、五王殿、怀慎堂、揽远堂、庆系堂、阅礼堂等建筑。五王殿正中为钱镠像,两侧分列钱元瓘、钱弘倧、钱弘佐、钱弘俶坐像。
钱王祠不仅是一个纪念性建筑,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墨宝,聆听关于钱镠的传说与故事。钱王祠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祠堂内的木雕、石刻以及彩绘技艺精湛,展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与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