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落宗如何测绘
土地落宗测绘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资料收集准备
收集已有的地形数据和甲方提供的相关文件,如供(征)地图、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房产测绘面积成果报告等。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将供(征)地图上的用地红线套入地形图,为外业测绘做准备。
现场踏勘与制定技术方案
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测区概况及控制点标石的完好情况,制定合理的勘测技术方案。
实地调查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地类界线及地下埋藏物,同时对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进行调查核实。对于权属界线,应结合已有地籍调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组织各方权利人进行指界,确定权属界线。
控制测量
在宗地测量的周围及范围内布设国家控制网,根据宗地范围及相关规范确定控制网数量。
采用网络-RTK连接方式进行施测,选择良好观测时间段进行观测,确保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界址点测量
在野外踏勘并打界址点桩,明确四邻及需要测绘的宗地的界址位置。
界址点测量精度要求为±5厘米。
外业作业
根据影像底图实地判绘,界限模糊的位置判绘原则依据实地明显界线地物推测。
需要丈量的位置要确保丈量几何边的解析条件,多量几条检核边。
实地与村里协调人员紧密对接核实已登记的田块户主地块编号。
内业计算与编绘
在内外业全部结束成图后,要到实地勘察校对,根据校对结果修改出图。
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包括宗地草图、宗地号、门牌号、面积、使用者名称等内容。
数据导入与检验
将找到的宗地数据进行坐标转换、拓扑检查等预处理工作后,向权籍系统中导入宗地图形数据。
使用高清正射影像图作为落宗结果的检验对比数据。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土地落宗测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避免后续的纠纷问题。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流程进行,确保每一步骤都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