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中的基线处理

基线处理是测绘中一个关键步骤,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设定基线解算的控制参数

控制参数包括数据采样间隔、截止角、参考卫星及其电离层和解算模型的设置等。这些参数在“基线解算设置”中进行,用于确定数据处理软件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基线解算,并优化处理结果。

外业输入数据的检查与修改

在录入外业观测数据后,需要检查测站名点号、测站坐标、天线高等项目,以避免外业操作时的误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基线解算过程

基线解算自检:软件会检查控制参数、观测数据及星历文件、起算坐标等。

读取星历数据:星历数据可以是RINEX格式、中海达自定义的二进制格式或SP3格式的精密星历。

读取观测数据:如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在处理单基线时,需要读取原始的GPS观测值数据。

处理不合格基线的方法

选择合理的卫星高度截止角:卫星高度角直接影响观测范围和卫星信号强度,合理的高度截止角为15~25度。

选择合理的历元间隔:历元间隔的选择范围为1~60秒,一般解算选择30秒,长观测时间可选40~60秒,短观测时间可选5~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