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杭州坐标系
杭州坐标系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如下:
民国时期
1913年:浙江省以紫微园(位于延安南路)为原点,通过天文测量方法测定其经纬度,建立了紫微园坐标系。
1929年:重建紫微园原及紫微园坐标系。
新中国成立后
1957年:采用紫微园坐标原点(X=0,Y=0)建立了杭州坐标系。
1964年:开始建立较为正规的控制网,仍以紫微园为原点,紫微园至葛岭的方位角=307.5604.22为起算方位,重建了杭州坐标系。
1987年:以国家I为起算数据,在杭州市区布设了控制网,建立了以120°为中央子午线的京坐标系。同时,考虑城市坐标系保密等因素,以紫微园为原点,将54年北京坐标系作转轴,平移处理,并为使纵、横坐标不至于出现负值,将纵、横坐标轴向南、向西各移80km,建立了杭州坐标系。因此,杭州市区的平面控制一般提供二套坐标系的成果,即54年北京坐标系与杭州坐标系。
现代
2000年: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杭州2000坐标系建立方案》,该方案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并充分考虑了城市建设需要以及与已有杭州坐标系的有效衔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具有三维、地心、高精度等特点。杭州2000坐标系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城市平面坐标系,将在全市国土空间规划、日常规划和自然资源审批管理、各类重点项目和交通工程建设中发挥基础保障作用。
建议
使用最新坐标系:考虑到现代空间技术的发展,建议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其转换后的杭州2000坐标系,以确保空间基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保留历史数据:在需要历史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54年北京坐标系或杭州坐标系,但需注意其长度变形问题。
多套坐标系并存:杭州市区提供两套坐标系成果,即54年北京坐标系与杭州坐标系,以满足不同需求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