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具安全评测标准
安全厨具的测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完整性
无缺损和磨损的机身和外壳。
所有按钮和开关功能正常。
所有电线和插头没有裸露或破损。
所有配件齐全,并能正确连接和使用。
清洁和卫生
设备表面干净无油污。
所有配件经过适当的清洗和消毒。
无积聚的残留物。
安全功能
所有安全装置完好并起作用。
导电部件无裸露和损坏。
使用说明
标有清晰易读的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无误导。
此外,还有一些与厨具材料相关的安全标准,例如: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1-2016):金属材料厨具的无毒性要求。
陶瓷类厨具的耐酸碱性和硬度要求。
塑料类厨具的温度耐受性和抗紫外线性能要求。
玻璃类厨具的耐热性和抗磨损性要求。
食品中金属材料的限量
(GB 31604.1-2015):
规定了食品中金属元素的允许含量及其检测方法。
食品接触材料及产品中塑料限用物质(GB 9684-2011):
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产品中塑料限用物质的种类和允许含量限制。
餐具测试项目
外观测试(外观、色泽、气味、尺寸、形状、涂层、清洁度等)。
化学测试(食品级安全测试、重金属、元素迁移、高锰酸钾消耗量、蒸发残渣、脱色试验、荧光性物质、双酚A、增塑剂、可溶性的铅和镉、材质成分、可迁移元素、有毒有害物质、卫生指标、手柄阻燃性试验、耐碱性清洁剂、强度涂层附着力试验、瓶盖内垫圈耐热水性、手柄或提带强度、盖与杯的配合等)。
微生物测试(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
厨房电器安全性能要求
结构安全:设计应保证稳固,防止意外事故。
防火防漏电:具备良好的防火防漏电性能,防止火灾和触电事故。
适应性:考虑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的使用需求,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安全运行。
其他安全要求
厨具生产材料必须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标准,如GB4806系列标准,确保不释放有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
厨具材料需具备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和抗腐蚀性能,防止材质劣化或化学反应影响食物品质与人体健康。
厨具产品应明确标注所用材料类型及合规性声明,实现全链条可追溯,便于市场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厨具应具有合理、稳定且易于操作的结构设计,避免锐边锐角、过热部件等可能造成使用者意外伤害的设计缺陷。
涉及加热功能的厨具应具备一定的防火阻燃性能,降低火灾风险。
厨电产品的电气元件、电源线、插头等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如GB4706系列),确保电气绝缘性能良好,防止触电风险。
带有加热功能的厨具应配备有效的温度控制和过热保护装置,防止因过热引发的火灾或设备损坏。
厨具产品需要满足EMC(电磁兼容性)标准,避免对其它电器设备产生干扰,同时保证自身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能正常工作。
厨具表面应平滑无缝隙,方便日常清洗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鼓励采用具有抗菌功能的材料和技术,例如银离子抗菌涂层、纳米抗菌技术等,提高厨具的卫生水平。
厨具在使用周期内应能维持稳定的抗菌性能,不得因磨损或老化导致抗菌效果显著下降。
厨具产品应配有清晰可见的警示标识,提示监护人注意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供必要的安全使用指导。
这些标准和要求旨在确保厨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卫生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