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店的消防标准
餐饮行业的消防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消防安全组织制度
明确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悬挂上墙、印发员工学习。
场所消防安全设置要求
一般防火要求:室内装饰装修采用不燃、难燃材料,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不得违规在建筑内安排人员住宿。
安全疏散设施: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疏散通道、出口、窗口处不得设置影响人员疏散逃生的栅栏、广告牌等障碍物。疏散指示标志、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符合要求。场所周围消防车通道畅通。
消防设施器材:灭火器配置数量充足,选型准确,放置位置明显,便于取用,并定期维护。厨房内应配置灭火毯。室内消火栓水压应符合要求,消火栓箱醒目、无遮挡,水带、水枪应齐全好用。消火栓箱门应设置紧急开启装置,消火栓启泵按钮应能够正常启动消防水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如果未设置,需安装无线独立烟感报警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施完好有效,并定期维护。
火源管控措施
每日班前班后进行防火检查,营业期间定时进行巡查,建立防火巡查、检查记录。
液化气罐的储存场所应与其他场所采用实体墙分隔;炉灶、烟囱不得靠近板壁、可燃结构屋顶。
就餐区域内严禁使用液体酒精和液化气罐。
厨房、灶间烟道应至少每季度清洗一次。
消防设施设备标准
根据餐饮场所的规模和特点,合理配置灭火器,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情并报警。确保消防栓和水系统的完好有效,定期进行测试和维修。
消防安全标识标准
在显眼位置设置消防安全标识,包括疏散指示标志、禁止吸烟标志等。安全出口指示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找到出口。紧急疏散指示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清晰的疏散指示,引导人员有序撤离。
人员培训与搜检
餐饮场所的员工必须受过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并掌握灭火技能。当火灾发生时,员工能够使用消防设备进行有效的救援和应对。此外,餐饮公司应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和搜检,以确保员工了解消防安全流程,并储备消防用品和设备。
电气设备的安全措施
餐饮场所使用的电器设备应该符合消防安全标准,并且使用者应该遵循标准操作规程,杜绝违规使用。电气设备绝不能在安全距离内摆放易燃物品。所有控制电器都应配有漏电保护开关和短路保护开关等,以确保电器设备在可能短路和漏电的情况下不会引起火灾。
火灾隐患整改
餐饮业应当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确保场所消防安全。高层饭店的消防控制室应当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2人。值班人员应当持有消防控制室操作职业资格证书,能够熟练掌握火警处置程序和消防控制设备的使用方法。
灭火救援
餐饮业应当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在火灾发生时,应当立即启动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组织人员疏散,扑救初起火灾。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餐饮场所的消防安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建议餐饮场所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消防安全管理,以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