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炊具和餐饮的发展
古代炊具和餐饮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的演变过程。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新石器时代
炊具:主要使用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主要是柴草,烹调方法包括火炙、石燔、汽蒸等。
食具:有粗制的钵、碗、盘、盆等,主要用于盛放食物。
夏商周三代
炊具:炊饮器皿革新,轻薄精巧的青铜食具出现,如青铜鼎、簋等。这些食具不仅传热性好,提高了烹饪效率,还体现了奴隶主贵族的饮食文化。
食具:青铜酒器等,用于盛放饮料。
春秋战国时期
炊具:铁质锅釜开始崭露头角,较青铜炊具更为先进,为油烹法的问世准备了条件。
食具:出现了刻花木盘和漆木盘等新型食器。
秦汉魏六朝时期
炊具:锅釜由厚重趋向轻薄,出现了台灶和烟囱,逐步使用煤炭窑,铁制锅釜得到推广。
食具:瓷质餐具逐步取代陶质、铜质和漆质餐具,成为主要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