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景观设计原则
溪流景观设计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溪流的功能
观赏、嬉水、养殖昆虫植物等。
根据功能进行溪流水底、防护堤细部、水量、流速设计及调整。
溪流的水深和水流
对游人可能涉入的溪流,其水深应设计在30cm以下,以防儿童溺水。
水底应作防化处理,对于可用于游泳的溪流,应安装过滤装置。
溪流宽度和流速应根据建设用地的地势及排水条件决定,普通溪流宽1〜2m,水深5〜10cm,大型溪流如江户川区的古川亲水公园溪流,宽2〜4m,水深30〜50cm,流速为20cm/s。
溪流的铺砌材料
溪底可用大卵石、砾石、水洗砾石、瓷砖、石料等铺砌处理,以美化环境。
适当加入砾石和种植苔藻,可展现自然风貌,并减少清理次数。
溪流的防护和安全
溪底与防护堤都应设防水层,防止溪流渗透。
堤岸设计可参照湖池的驳岸处理,土岸、石岸、水泥岸三种形式。
园林水体景观的重要性
园林水体景观主要是一种仿照大自然天然山水景观的形式,设计溪流、瀑布、人工湖等景观。
自然与规则的结合
自然式溪流:自然曲折,有强烈的宽窄对比,多用于风格严整的环境设计中。
规则式溪流:在水中或水旁设置大小形态各异的石块,以此作为主要景观。
生态和文化的融合
在溪流边采取防护措施,适当种养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生动植物,增强观赏性和趣味性。
考虑河道景观的人文性质,将历史要素融入设计中。
整体和谐统一
公共设施如桥梁、坐凳、标识系统、照明等,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也要注意与环境的搭配和美观。
这些要点将帮助设计师在溪流景观设计中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景观,同时确保游人的安全和舒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