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供应商怎么考核管理
对餐饮供应商的考核评价可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资质与信誉
企业资质: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餐饮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且经营范围包含餐饮服务,并持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其他相关质量认证。
食品安全记录:提供近两年的食品安全检测报告,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有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企业信誉:提供过往合作客户的评价或推荐信,在业界无不良口碑,无重大法律纠纷。
餐饮服务与管理能力
服务范围与能力:能够提供食堂所需的所有餐饮服务,包括早、中、晚餐及特殊餐食,具备一定的餐饮服务创新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菜品质量:提供多样化的菜谱,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菜品口味、质量稳定,且符合营养均衡标准。
人员管理:厨师队伍稳定,具有专业资格证书,服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服务态度良好。
卫生与环境保护:食堂环境整洁,卫生设施完善,垃圾分类,环境保护措施得当。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稳定性:具有稳定的食材供应商,确保食材供应的及时性,具备一定的供应链风险应对措施。
食材质量控制:严格把控食材质量,定期进行食材检测,能够提供食材来源的详细记录。
物流效率:确保食材新鲜,降低损耗,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减少物流成本。
综合评价与售后服务
客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客户问题,提供定期的服务质量评价和反馈。
其他考核方式
定期检查:由总务部按照日常检查细则对各承包商进行日常管理及不定期抽查,每月评分,满分为100分。
员工民意测评:由总务部每月对餐厅承包商的服务、菜品质量等方面在公司内部按比例召集各部门员工进行员工民意测评,满分为100分。
专项考核:膳食委员会或公司指定的相关部门对餐厅承包商的专项考核结果具有一票否决权。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考核,可以全面评估餐饮供应商的表现,确保其符合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建议定期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必要的反馈和改进,以提升餐饮服务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