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餐饮行业复工规定
北京餐饮业复工复产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遵守防控要求:
餐饮服务单位需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控制就餐规模:
各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控制同时就餐规模,停止承办酒席宴会等群体性聚餐活动。内部食堂应采用分时段错峰就餐等服务方式。餐饮门店要公示门店最大限流人数,餐桌间隔1米以上,且不得安排非同行顾客同桌就餐。在店内外候餐区、取餐区、结账区等人员易聚集区域划设“一米线”,严格控制人流密度。
顾客进店要求:
顾客进店就餐需测体温,并核实“北京健康宝”状态为“未见异常”者方可进入餐厅。餐饮门店要全面推行公筷公勺,对于合餐顾客,要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有条件的餐厅要积极推广分餐制。
员工管理:
满足员工办公间距不少于1米、每人使用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要求的单位,在做好对人员数量较大的单一空间防疫管理前提下,可以安排员工返岗复工。
健康证明与防护:
从业人员需持有乡镇政府(社会事务局、农业园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出具的健康证明。有隔离史的要有解除隔离证明。正在接受治疗或隔离、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从业。从业人员岗前体温检测记录齐全,防护措施到位。
环境卫生与消毒:
餐饮操作场所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保持环境卫生整洁,空调、通风系统运转正常,保持通风良好。疫情防控物资(如口罩、消毒液)质量合格,数量充足(不少于2周的使用量),库存和使用台账规范。
复工复业方案:
餐饮服务单位需制定复工复业方案,建立应急处置预案,设立分工明确的疫情防控组织架构。
堂食服务恢复:
在落实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餐饮经营单位可以开放堂食服务,顾客需服从餐厅的防疫管理,有序就餐。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餐饮业的复工复产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同时,满足市民的用餐需求。各餐饮服务单位需严格按照指引要求执行,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