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餐饮业发展的历史
餐饮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起源阶段
餐饮服务行业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最初以家庭烹饪和简单的集市餐饮形式存在,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商业活动的兴起,出现了专门的餐饮店铺,如古代中国的酒馆、客栈,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餐馆等。
传统餐饮阶段
从古代到20世纪中叶,餐饮行业主要以传统的餐馆、酒楼、小吃摊等形式为主。
餐饮经营多为家族式或个体经营,菜品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烹饪技艺依靠师徒传承。
餐厅的服务范围有限,主要面向本地居民和过往商旅,经营模式较为固定,缺乏大规模的连锁扩张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餐饮业开始复苏,几个全国知名餐厅相继成立,如净雅集团、西贝、新荣记、山东知味斋等。
90年代,豪华餐厅开始涌现,政商宴请成为餐厅主要消费类型,各种高端消费令人咋舌。
2000年以来,餐饮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各种新型经营模式不断出现,如联号经营、连锁经营、集团化经营、绿色经营等。中餐、西餐、中西合璧餐,正餐、快餐,火锅、休闲餐饮、主题餐饮等业态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有餐饮市场。
现代化发展阶段
高科技不断应用于生产与服务,现代化的餐饮生产设备与服务设施已相当普及,行业科技含量明显增高。
计算机和网络在全行业逐步普及,各种点菜、预定、结算和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大量新材料的应用,使餐饮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生产、服务和消费环境明显改善。
餐饮市场正朝着管理规范化、竞争有序化方向发展,政府职能部门与行业管理机构分工明确,行业协会的管理与督导作用日益增强。
随着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餐饮市场的消费者日趋成熟,消费行为愈加理智,餐饮消费过程中更体现出一种务实的态度。
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酒店与餐饮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人才培养初具规模,从业人员素质普遍提高。
到2005年底,全国开设旅游、酒店、餐饮、烹饪等相关专业的院校共有1336所,其中高等院校693所,在校生308400人。
总结起来,餐饮业从最初的家庭烹饪和集市餐饮,经历了传统餐饮、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发展等多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的阶段。